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学派和代表医家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

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学派和代表医家 中国当代中医名人

中医学是中国5000年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,其独特的基础理论体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雏形,在长期的临证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,并产生了近万种医药书籍,建立了一系列医事管理和医学教育制度。受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、经济、哲学思想、科学技术以及医疗中的新问题的影响,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有着独特的经历和内在规律。从汉代到清代,中医学的七大流派,清晰的展示出中医发展、演变、日臻完善的轨迹。

一、伤寒学派

从晋唐至宋元明清,伤寒学派研究者如云,历代不衰,各展所长,形成了时间最长,医家众多,影响最大,学术昌盛。其中代表人物为东汉时期的医学名家张仲景,南阳郡涅阳人。年轻时是从同郡张伯祖。经过多年钻研和临床实践,留下了传世巨著《伤寒杂病论》奠定了中医学辩证论治的基础,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,收到历代医学家的推崇。

二、寒凉学派

中国当代中医名人

又称河间派,主攻火热病机,提出“六七皆从火化”之说,创“火热论”,疗疾多用寒凉药物。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做了很大贡献,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。

三、攻邪学派

攻邪学派是金元时期另一学派,代表人物张从正,字子和,号戴人。是金元四大名医之首。

张从正在《内经》《伤寒论》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,认为天地各有六气,人有六味,一旦太过,都可以变成邪气,导致人体上、中、下三部发生病变,称为“天、地、人三邪”,主张采用并丰富了汗、吐、下三法,扩大了三法的治疗范,偏重攻法。故得名“攻邪学派”

四、补土学派

李杲,字明之。晚年自号东桓老人,也是金元四大家之一,是中医“脾胃学说”的创始人,认为“人以胃气为本”独重后天脾胃,创作巨作“脾胃论”,十分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,因为在五行之中,脾胃属于中央土,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为“补土派”。

《脾胃论》全书由医论38篇,方论63篇组成,分为上、中、下三卷。 上卷分别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,病理变化,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。中卷就气《脾胃论》运衰旺、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发,并译述补中益气汤、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、加减配伍。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、九窍的关系,以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、有关治验。

五、滋阴学派

到了明代。薛已等诸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,探讨脏腑病机逐渐侧重于虚损病症,形成了善用温补的特点。

薛已字新甫,号立斋,出生于医生家庭。初为殇医(外科医生),后以内科驰名。主要学术思想是以人体脾胃命门为主,强调真阴真阳的不足,谓“真精合而人生,是人亦借脾土而生”并以温补取效,从此开创温补学派。主张治病必求于本,临证治疗常用古方,其变化加减也只在一两味之间,但疗效显著。强调整体观念,以气血为纲,补气益血活血,创伤科内治法而成为整体派。

七、温病学派

中国当代中医名人

吴有性,字又可。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。

明代末年,瘟疫流行,当时流行的一些疾病,用伤寒论学说加以论证,其收效很不理想。以吴有性为开创,叶天士,吴瑭为中坚的医家,对外感热病的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,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,推究病院,对疠气说有了崭新的想法,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温病热病的论治理论,起到了很好的疗效,并结合自身经验整理成《瘟疫论》一书,对传染病治疗进行了很好的补充作用。

这七大医学流派,成为祖国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链条与脉络,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医发展、演变、日臻完善的轨迹。至于历史上的众多医家,其中包括那些名垂青史的历代名医,技艺高超,著述颇丰,但未有明显的学派倾向,亦不失为医界星空的一颗颗璀璨明星。中医流派是历史的产物,是宝贵的遗产,值得我们医界后人万分珍视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学院教育以规范化、标准化的模式,基本上取代了沿袭数千年的师徒授受,而成为培养当代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,数以万计的学院派,成了中医界的主力军,这是中医事业和教育的一大飞跃。

但是中医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临床实践与经验的积累,要靠医生的医疗水平与能力。因此,在培养共性的同时,要更注重培养和发展医者的个性。对不同流派的继承和实践,是造就特色中医的重要方式,也是繁荣中医学术,倡导百家争鸣,丰富中医内涵,呈现中医生机的有力保障。

(11366)

猜你喜欢

联系我们

400-800-8888

在线咨询: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admin@zs08.cn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关注微信